首页 > 宏观 >

之江文化中心开放,浙博展出“浙江万年人文历史百件大事记”

2023-08-29 16:56:18 澎湃新闻


(相关资料图)

之江文化中心8月29日起正式开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浙江省博物馆了解到,经相关筹备策展部门和专家组研究、由公众投票产生的“浙江万年人文历史百件大事记”在今日开放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中隆重展示。之江文化中心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五大文化配套设施于一体。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此前,浙江省文旅厅和省博物馆邀请公众评选心中最具影响力、最能浓缩浙江历史文化的万年人文历史Top100事件,活动累计有效票数56032票。浙江万年人文历史Top100事件的时间区间跨越近一万年,自上山文化时期(距今11000~8500年)始,至公元1921年终,涵盖史前、夏商周、秦汉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近代七个历史时期。除了投票产出的百件大事记,浙江省文旅厅还将距今一万年至一百万年间的三件比较重要的考古发现列为浙江万年人文历史“编外事件”,分别是:长兴七里亭遗址,实证浙江百万年人类史;建德乌龟洞遗址,发现5万年前浙江人类化石;长兴太傅庙遗址,发现约5万年前古人类足迹。“编外事件”的相应文物也将在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中展出。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告诉澎湃新闻,“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是浙江省博物馆整个展览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展览,“一万年的历史卷帙浩繁,我们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一万年间浙江的百件大事记,突出展示了浙江的万年历史文化中的一些高光亮点,尤其是浙江的史前考古成果和浙江科技发展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贡献”。“三十多年来,浙江的考古发展对浙江历史文化贡献很大。八十年代时我们说‘浙江七千年’,通过这三十多年的考古研究,又把浙江历史文化往前推了三千多年,才有了‘浙江一万年’。”

浙江万年百件大事记展示墙 澎湃新闻记者 杨佳吟 图“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分“史前至隋唐”、“吴越两宋”、“元明清至近现代”三大展厅。在序厅,可以看到用突出的大字体标记出的百件大事记中的高光亮点,包括长兴七里亭遗址、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越王勾践灭吴、王羲之书《兰亭序》、大运河南北贯通、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南宋定都临安府、黄公望作《富春山居图》、王阳明生前创阳明心学、乾隆文澜阁藏《四库全书》、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成立等。

浙江万年百件大事记展示墙(局部) 澎湃新闻记者 杨佳吟 图“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以原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为基础,纳入了最新的考古成果,且向浙江各个地县博物馆、浙江省考古所、杭州市考古所借了大量展品,使得展览更加完善。陈水华介绍了“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中的重要展品。“首先是最小的一件展品——上山遗址出土、一万年前的一粒稻谷;其次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表面有精美艺术文刻的器物,如猪纹陶钵。最重要的还是良渚文化的文物,包含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玉琮王’以及‘钺王’和玉权杖等各种玉器。此外,我们首次把反山12号王陵和瑶山贵族女性墓葬的出土文物一并展出了。其他重要展品包括越国的青铜器如越王剑,以及浙江人发明的陶瓷,从原始瓷到成熟青瓷都值得一看。”

除了“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桑梓漆缘——曹其镛夫妇捐赠古代漆器展》《宋·韵》《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沉浸式数字展》《向东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陈列》《江南秘色——浙江古代青瓷陈列》《伊人红妆——宁绍平原的传统婚俗与嫁妆》《保境安民话钱镠——浙江名人专题系列陈列》《太古之音——古琴与中国人的音韵世界》《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陈列》《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千秋一脉——浙江书画志》,以及《浙江人文探索体验馆》12个展览也将面向公众开放。

陈水华介绍,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采用低反射玻璃,观众观展时可清晰、无障碍地观看展品,避免看见反射的影子。之江馆还应用了数字化展览辅助系统,大量增加包含中、英、日、韩、阿拉伯语的多语种数字化图文,并包含许多与观众互动体验的内容。观众还可在微信、支付宝上打开“云上浙博”小程序,在现场无需扫码即能自动感应播放导览语音。

据悉,之江馆还推出线上“数字孪生”展陈,供不方便线下观展的观众了解展览。“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已率先推出“数字孪生”展陈,其余十四个展览将陆续拥有线上展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