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世界新要闻】为什么说中国大米看五常

2023-06-29 04:03:13 舌尖上的美食攻略

在东北,大米可以分为两种, 东北大米和非东北大米 。

大米不仅仅是一日至少两餐的主食,更是一种 身份认同 。在东北甚至曾发生过火车上,两个大哥为了争论谁更懂大米,一个人进了 医院 ,一个人进了 看守所 的名场面。

今年丰收的五常水稻。

摄影/王家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 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的 东北平原 ,号称“一两黑土,二两油”,不但 土壤肥沃,地形、降水、积温、灌溉水源 等因素也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禀赋让东北平原成为中国人端稳饭碗的底气。而 五常大米 又是东北粮食中 香甜的精华 。

五常大米。

图/图虫·创意

白山黑水间的稻花香

东北平原本就属于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 温带季风气候区 。冬季风经过 大兴安岭 的阻隔,为这里带来 漫长的冬季 ,却不至于漫长到让作物没有时间生长。夏季风经过 长白山 的消耗,为这里的春夏季节增加了几分 温暖与湿润 ,又不至于变得过于炎热潮湿。

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的三面环绕下,东北平原更是形成了—— 冬冷夏热,粮食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糖分积累 的小气候,进而使东北平原成为粮食生长的乐土。

五常,山岭环绕的肥沃黑土地。

摄影/苏云鹏

而由曲折的 张广才岭 环绕肥沃的 松嫩平原 所构成的 五常 ,一如东北平原的缩影。特别是,五常环山的 盆地 地形,让温暖的夏季风形成回流, 气温稍高 于周边地区2~3℃。而水稻的生长与 积温 密切相关,2~3℃的温差会为水稻带来 巨大的生长优势 。

位于 北纬45°的五常 累计到水稻成熟的积温,需要 5月中旬到9月末之间漫长的138天 ,期间 巨大的昼夜温差 有利于水稻积累更多营养物质,与风味物质。

五常位于东北三省的中心,

松嫩平原的东部。

制图/神秘海豹

而寒冷半湿润的独特气候,让丰茂 森林 在秋冬季节形成的 腐殖质 无法完全被分解。山上的腐殖质随流水一起冲入平原,平均每 四百年 才能形成 一厘米 的黑土地。五常厚达一米以上的 草炭黑土 ,是无法复制的万年岁月结晶。

湿润肥沃的黑土地,好像泛着油光。

摄影/王家乐

黑钙土之下,则或是疏松多孔的 火山岩 ,或是千百年前河流冲积带来的 沙地 。这样的深层土壤有利于多余的 水分及时排出 , 避免 湿冷的土壤 影响根系的温度 ,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

除了气候与土质,五常的灌溉水源同样优质。如今,作为五常灌溉水源的 磨盘山水库 正是 哈尔滨的饮用水水源 ,其他用于灌溉的水源如 西泉眼水库、龙凤山水库 也以水质优良著称。

灌溉水源流过农田。

摄影/苏云鹏

五常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想要转化成大米口感与营养上的优势,还需要 水稻传播 至此的机缘。早在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的旅顺王家村遗址和大连的大嘴子遗址便发现过 粳稻遗存 ,此后水稻一路向更东更北处传播,牢牢扎根于这片丰腴的沃野。

千年不绝的耕作传统

在自然和历史的双重选择下, 五常地区水稻的优势从一千多年前的渤海国一直延续至今。

唐初时期,渤海国出现了美名传遍东北亚的 卢城稻 ,是如今五常大米的“祖师爷”。12世纪 女真 崛起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具备一腔蛮勇的铁浮屠,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的 阿什河流域170座城 ,和城外 稻田 带来的物质基础。毕竟吃不好怎么可能武德充沛?

五常大米博物馆。

摄影/苏云鹏

而清代中后期闯关东的历史,让大量 满蒙旗人、汉族、甚至朝鲜族农民 来到五常。各地的稻谷良种在这里交汇,以至于五常的大米一度成为 贡米 。新中国成立后,地广人稀的 北大荒 逐步被开发为 北大仓 。随着开发东北,和日后的人口流动,五常大米的优势逐渐为人所知。

五常大米的崛起,离不开扎根五常的科研专家 田永太 。他不断基于本土品种选育良种,从高产抗病的“ 517 ”到长粒、甜软的“ 长粒香 ”(五优稻一号)再到甜润、略粘、稻香扑鼻的“ 稻花香二号 ”(五优稻四号)一批优过一批。

鹰勾嘴、白肚囊的五常大米。

图/视觉中国

二十年来,让五常大米成为家喻户晓区域品牌的,正是 稻花香二号 ,它是消费者心中 五常大米的代名词 。稻花香二号得名于它出众的馥郁稻香,除此之外,它积累 支链淀粉多,口感绵软带粘 ,泛着油光的米粒 不沾碗底 ,冷却后也 不会反生 。初尝只觉多出几分香甜,但是吃惯稻花香二号后再换米,多半就能体会出什么叫“由奢入俭难”了。

吃惯了稻花香二号的农人,已经离不开稻花香的味道。“ 你们自己吃五常大米吗? ”如果你对一个 五常人 提出带有几分挑衅意味的灵魂拷问,他们会告诉你:“ 我们吃不了别的米 ,去外地都恨不得自己带米。”

稻花香二号米饭。

摄影/朱梦菲

其实都不用尝,五常农人 一眼便能辨认 出 稻花香二号大米 。在他们看来 长椭圆、鹰勾嘴、白肚囊、油光鲜亮 的特征,就像是稻花香二号的身份证。

五常大米,一场关于甜的奔赴

然而,正因为五常大米的美誉度太高,反而导致五 常大米市场变得泥沙俱下 ,十年前甚至出现了五常大米年产 80万吨 ,卖出了 1000万吨 的奇闻。受到低价假冒五常大米的冲击,一边是 高价难以买到好米 的消费者,一边却是 辛劳种出好米却不挣钱 的五常稻农。

一番丰收景致。

摄影/苏云鹏

以 五常市兴隆乡新立村 为代表,五常米农开始探索更加普惠的 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统一购买提纯的原粮稻花香二号,规定统一的耕作方式, 不用化肥、农药 ,养稻田鸭踩草除虫,期间至少要 经过大半年时间、20道工序 才能收获。但是每当看到金色的稻田,合作社成员们收获的喜悦,总会因为销路问题蒙上一层阴影。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坚持良心种植的稻农们得到了大企业助农的支持, 全季酒店 便是其中的代表。全季与兴隆乡新立村联手打造 全季生态农场 ,延续了合作社 鸭稻共生 的有机耕作模式。

全季生态农场稻田画,

仅仅是生态农场的一小部分。

摄影/苏云鹏

除草这件小事,就能看出 全季农场 有机种植设计之精妙。不用除草剂,野草往往疯涨,导致稻田减产。农场探索出了用真菌发酵秸秆、豆粕等农业副产品作为肥料, 在插秧灌溉后施肥 的方式。这样的肥料不但 绿色无污染 ,而且可以阻挡一部分阳光, 让 还不及水面高的 杂草难以生长 。

当肥水的水位降低到无法阻挡杂草阳光时,就在稻田中放刚孵化的 小鸭子 。此时,禾苗已经足够高,不会被小鸭子践踏,而禾垄间的 杂草 刚刚冒头, 会被鸭子踩踏 而生长受阻;同时地里的 虫子 也会 被鸭子啄食 。施肥、除草、除虫环环相扣,一步到位。

稻田鸭,冲鸭。

除了辛苦探索出的有机种植模式得到延续。 全季生态农场 还 给予了稻农更稳定,更可观的收入 。大米收获后有了华住这个稳定的买家, 合作社的周转压力也有所减轻 ,对于大米压在仓库卖不出去的担忧不再灼人,丰收回归了本该有的欢乐气氛。

有了把好米卖出去的底气,五常兴隆乡的 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近年来陆续有人结束漂泊 回到家乡 ,做起了新时代的米农。其中700多户人的新立村,已经涌现出几十家五常大米电商。 村民们 也终于有钱 修房、买车、改善生活 了。如今,村里的小孩子穿戴一点不比城里差。

品尝过收获的喜悦后,稻农、合作社、有关领导都树立起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的信心。下一步,兴隆乡新立村还将打造 万亩全国农田的绿色高效示范区 ,推广近几年探索出的有机耕作模式,带动更多 田地增产、农民增收 。

农机收割水稻,

减轻了农户繁重的劳动。

摄影/苏云鹏

好土好水好用心种出的 好米味道自然香甜 。不时会有 全季酒店 的旅客,打听全季的 白粥 。这碗被想念的白粥,就源自 五常全季农场的稻花香二号大米 。

为了熬煮出绵密口感,全季酒店的厨师会以 一斤米 ,加入 六升水 ,经过30分钟浸泡,80分钟慢煮,10分钟缓慢搅拌,以匠心为旅人奉上东方元气早餐。这样的粥自然 米香四溢,细腻稠密,不加糖,也有自然微甜。 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细腻浓稠的全季白粥。

摄影/朱梦菲

除了五常稻花香米粥,旅人在 全季酒店 喝到的豆浆,源自 北大荒非转基因大豆 ;吃到的茶叶蛋由 武夷山正山小种 煮制;客房 白茶 产自福建“中国白茶之乡” 政和 ……让旅人怀念的味道背后,都是全季踏遍大江南北,将在地好物带给每年在路上的4000万旅人的故事。旅人口中的那一份甜,是 五谷养人 的味道,也是 大江南北丰收的喜悦 !

向左滑动

全季酒店的早餐豆浆和茶叶蛋。

摄影/朱梦菲

从土地,到餐桌,通过 原产地直供 的生态产业链,不止 从源头把关品质 ,也是以产业帮扶合作, 助力农人美好生活 。全季秉承东方待客之道,为旅人奉上的每一口甘甜,都是当地农人辛劳耕耘的回甘。在田野,在路上,我们 每一个辛勤耕耘的人,都共同奔赴生活的甜。

关键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