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财富(ID:junlin_1980 ) | 来源
锐声音 | 栏目
君临研究中心 | 作者
(资料图)
荆轲 | 编辑
价值线导读
不知不觉已到年中,2023年走过了一半。
半年前,疫情放开,人们欢欣鼓舞,期待着经济来一场复苏,A股来一轮牛市,抚慰我们已干瘪的钱包。
没想到,现实很骨感,泼了几乎所有投资者一盘冷水。
创业板指已跌回到一年前最惨淡时的价位,沪深300已连续4个月大跌,上证指数略好,但5月份似乎也开启高位跳水的节奏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竟然跟我们的预想差别这么大?
新能源
先说领跌的创业板。
创业板的下跌其实很好理解,在一年前,君临就反复提醒过大家,创业板、新能源不要碰,每次反弹都是下车的机会。
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
2019-2021年,新能源市场三年的大牛市,让这个板块迎来了疯狂扩张的浪潮。
比亚迪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自己的新能源车产能从80万辆提升到250万辆,2023年的产能规划则是350万辆。
比亚迪只是一个代表,全行业内哪个企业过去两年不在疯狂扩张?
结果,当今年的补贴政策退坡+自主品牌渗透率过半,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全行业的库存都出现了飙升。
4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52.7万辆,环比下降3.6%,5月的数据似乎也不会好转。
1-4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5品牌的产能利用率平均已低于70%,蔚来和小鹏等二三线品牌甚至已低于50%。
即使是火爆一时的比亚迪和特斯拉,也不再需要提车等待了。
下游的危机向中上游传导,动力电池的库存状况目前已创出了新高。
业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动力电池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51.2GWh和27.8GWh,一季度两者分别为130.0GWh和65.9GWh。
产量几乎是两倍于装车量,意味着去库存的压力在今年和明年都将压力山大。
产能一旦过剩,惨烈的价格战就将不可避免,其中反应相对滞后的上游,又将是价格波动最剧烈的。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电池碳酸锂从每吨4万涨到55万,接近12倍。
2022年底开始,碳酸锂价格开始下跌,怎么坐电梯上来的,就怎么坐电梯回去。
几个月时间,就已经跌了三分之二。
参考2018-2020年的去库存过程,可以预料,漫漫回归路,远未结束。
价格的下跌必然反应在业绩上。
今年的半年报,至明年的年报,新能源板块各种业绩亏损和暴雷,就将陆续到来。
当初抬轿子的资金,还不赶紧跑?
以上说的新能源车只是一个代表,包括光伏、风电、储能等各个板块,大致如此。
要来的,终究要来,谁也逃不过。
中特估
新能源板块目前是中国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它的盛衰早已不仅仅是板块内部的问题。
比如专用设备板块,通用设备板块,电子元件板块,电网设备板块,很多企业的业绩增长都在围绕着新能源行业在打转。
一个板块的倒下,必将导致制造业半壁江山的坍塌。
结果就是: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累计增速下滑20.60%。
当然,这里面不仅仅是新能源板块的贡献,也有去年俄乌战争带来的通胀异常飙升后,能源价格回落导致的煤炭、石油、化工等上游行业的业绩回落。
比如今年4月,化工、煤炭采选行业的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63.1%、35.7%。
制造业不景气的情况下,A股市场只能是存量博弈,不断内卷。
大量的资金从创业板撤出,转战主题投资,在上半年创造了两个小阳春行情:“中特估”和“AI+”。
中特估行情的本质,是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机构资金抱团高确定性的资产。
本轮中特估行情,主要围绕着银行、石油、电力、通信、证券、保险六大行业展开——
这些行业呈现着明显的国企垄断特征,股息高,长期分红,有着类似债券的替代价值,通常是市场下行期的重要防御品种。
当然各个板块也有细微差异。
领涨第一阵营,通信和保险,行业龙头在过去一年普遍涨了40+%。
比如:中国移动+55%,中国电信63%,中国卫通+65%,中国联通+41%,中国人寿+57%,中国太保+44%,新华保险+40%,中国人保+36%。
这个阵营的特点是:市场规模庞大、稳定,3-5家央企高度垄断,并且通信有受益于AI+数据增长,保险有疫后复苏的预期,因此最受市场青睐。
第二阵营,石油和电力,行业龙头在过去一年普遍涨了30+%。
比如:中国石油+57%,中国石化+70%,中国海油+30%,华能国际+41%,国投电力+30%,华电国际+95%。
这个阵营的特点是:市场规模同样庞大。
石油也是高度垄断,但由于能源价格的回调,预期相对要差一些。
电力行业相对分散,但由于煤炭价格的下滑,煤电的业绩预期很好,(新能源发电龙头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三阵营,银行和证券,行业龙头在过去一年普遍涨了10+%。
比如:中国银行+34%,交通银行+30%,中信银行+52%,中国银河+35%,申万宏源+21%,中信建投+16%。
这个阵营之所以略差,一是行业更分散,竞争更激烈,并且跟中国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因此业绩的不确定性也要大一些。
尤其是招行、平安、宁波银行,这些零售业务出色的银行,基本被市场抛弃了。
整体来看,这轮中特估行情,跟2016年的漂亮50行情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但最大的差别在于,2016年的漂亮50,各行各业的龙头几乎都在涨,本轮中特估,主要是央企50的盛宴。
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今年1-4月,规模以上国企利润已达到民企利润的1.45倍,“国企-民企”的分化程度达到了10年以来的新高。
另一个行情,AI+投资,则主要是风险资金在博弈。
领涨板块集中在半导体和软件,行业龙头普遍涨幅在50+%。
半导体:海光信息+139%,寒武纪+298%,中微公司+53%,龙芯中科+169%,拓荆科技+200%。
软件:金山办公+101%,华大九天+247%,同花顺+95%,三六零+65%,科大讯飞+57%,恒生电子+50%。
这个行情主要由海外科技事件的催化驱动,比如ChatGPT的流量大爆炸,英伟达业绩暴涨市值突破一万亿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行情是纯情绪驱动的,跟企业业绩关系不大。
这个行业目前仍处于0-1的导入期,有业绩的企业集中在海外和创业型企业中,A股也就自嗨罢了。
根据过去的经验,纯靠概念和情绪驱动的行情很难持续,顶多也就3-6个月光景。
业绩季过后,大部分都要见光死。
其实中特估行情何尝又不是如此?单纯靠拔估值,难道还能拔一年以上?
到年中,似乎所有行情都偃旗息鼓,实在拔不动了。
于是大盘再次掉头向下。
消费股
今年以来,有一件事困扰了君临很久。
消费股的差强人意。
酿酒和食品饮料板块,过去一年始终低迷,地产、家电、手机等行业,同样一片惨淡。
这些行业在疫情中已收缩了很久,产能过剩的问题早就被消化,行业集中度也大幅度提升了,但业内龙头的业绩普遍仍然很差。
规模企业的统计显示,从利润占比来看,1-4月上游采掘加工、中游设备制造、下游消费制造业、公用事业分别为38.6%、24.1%、28.2%、9.1%。
分别较前值变动了0.8、1.6、-2.6、0.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消费制造业是四大行业中唯一处于收缩的板块。
在疫情放开,市场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内需消费行业竟然还萎缩了,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啊!
经过深入研究后,君临认为问题出在了人口上。
人口是内需市场的关键变量之一,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国运盛衰。
以最近20年的经济繁荣为例。
中国经济的出口高速增长,源自2001年加入世贸,这当然是主导因素。
但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同样不可忽略。
2003和2004年,是中国过去20年中出口增速最惊人的两个年份,都在35%左右。
为什么是这两年?
第一个原因,是2003年后,靠着小布什的减税+房地产刺激政策,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了,外需拉动力很强。
第二个原因,是这两年恰好是中国劳动力人口大幅增长的拐点,带来了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和价格竞争力,让中国企业的出口极具竞争力。
整体来看,2003-2010年的8年,正是中国劳动力人口大幅增长的8年,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8年。
这8年的劳动力人口增长,主要源于1980-1987年出生人口的高增长。
1979年,中国出生人口1726万,1987年出生人口2529万,前后增长了803万,平均每年增长100万。
看下面这张图:
1980-2003,两者相差了23年,恰好是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关键年份。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1988年开始,中国人口的出生数进入了漫长的下滑周期。
当然,这里面也可以分成几段。
第一段,1988-1992出生人口急剧下滑。
从前值2529万下滑至2119万,5年减少了410万,平均每年下降82万。
这轮出生人口大滑坡,直接导致了2012年开始的中国劳动力人口萎缩拐点。
反映到经济上,就是2011-2015年经济的断崖式下跌,当然这也有四万亿刺激政策后产能过剩的“锅”。
最终,在2015内需跌到谷底+外需不振的情况下,高层被迫出台了一轮刺激性政策,由此导致了2015年的大水牛。
第二段,1993-1997出生人口下滑放缓,相对平稳。
从前值2119万到2038万,5年仅下滑了81万,平均每年下降16万。
这个数据是可以接受的,反映到经济上,就是2016-2020年间,经济的相对平稳。
落到A股,就是基本处于震荡状态的上证指数,在2500-3500点之间做箱体整理。
第三段,1998-2003年出生人口再次急剧下滑。
从前值2038万下滑至1599万,6年减少了439万,平均每年下降73万。
这轮出生人口大滑坡,直接导致了2022年中国人口迎来另一个拐点。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比2021年减少了85万人。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由于疫情放开,导致老人死亡大量增加,这个特殊的原因导致的。
后来才发现,是自己疏忽了。
2023年,综合各方面数据,预计中国人口出生数800万,死亡1030万,全年人口将萎缩200万左右。
这个萎缩数字,甚至比2022年来得更加猛烈!
人口的大幅萎缩,尤其是劳动力人口的大幅萎缩,必将导致内需市场的不景气。
1998-2003年的出生人口萎缩,对应的就是2021-2026年的劳动力人口下行周期。
这样看来,未来3年,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将迎来一段艰难的日子,难以有整体性的业绩驱动的大行情。
可以预期的,只有水牛、主题炒作,和结构性的小行情,投资难度将大大增加。
第四段,2004-2016年出生人口再次进入一个平台期。
从前值1599万到1883万,13年甚至上升了284万,平均每年上升21万。
23年后,对应的年份是:2027年-2039年。
可以预料,2027年之后,中国经济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加上产业升级的积累,中国GDP接近甚至超过美国,外资流入加速,此后A股或许才会真正迎来一轮大牛市。
相关推荐
- (2023-06-16)看A股!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大问题?
- (2023-06-16)富信科技:公司应用于400G、800G高速光模块的Micro TEC产品尚未形成收入
- (2023-06-16)华晨宇方回应长沙演唱会退票事件,将依法追究黄牛造谣行为 每日观点
- (2023-06-16)英国央行或继续加息 抵押贷款市场的麻烦“看不到尽头”
- (2023-06-16)刚刚,特斯拉重磅官宣:6月底前购买这款现车享受8000元补贴
- (2023-06-16)福特新蒙迪欧6月下旬上市!换CVT变速箱 油耗大降-天天观天下
- (2023-06-16)石家庄市第二十届幼儿体操大赛 华北幼儿园成绩优异
- (2023-06-16)热点评!新款 Mac Pro 不支持独显、预装 I / O 卡 #苹果 #电脑
- (2023-06-16)全球快播:杜富国,欢迎“回家”!
- (2023-06-16)菜花蛇男浴室玩起“捉迷藏” 连云港消防抓捕“归案”
- (2023-06-16)陇西县文化馆大楼维修改造工程中标公示 世界即时看
- (2023-06-16)天天看热讯:创新医疗: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孙伯仁减持158.06万股
- (2023-06-16)《向往的生活》赖声川、谢娜老友重聚 前沿热点
- (2023-06-16)相看两不厌的星座配对,这辈子越爱越深,不会分离,让人无法舍弃
- (2023-06-16)手机屏幕黑了怎么导出数据_手机屏幕黑屏不能用 如何将手机上的资料导出来
- (2023-06-16)14年,海拔1300米……峨眉山泉水下山记 新消息
- (2023-06-16)Tt Smart 彩色电源,给你不一样的感受_今日热搜
- (2023-06-16)全球短讯!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5月保费揽超1.4万亿同比增5.6%,单月寿险回暖提速、财险增幅放缓
- (2023-06-16)新研究认为地球形成可能只需几百万年
- (2023-06-16)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深证成指七连阳 北向资金净买入超百亿元_全球即时看
- (2023-06-16)又见外资狂买百亿,A股现十年仅三次现象!
- (2023-06-16)6月16日涨停复盘:华西股份5天4板 光库科技20CM涨停
- (2023-06-16)主力复盘:32亿抢筹互联网 13亿爆拉昆仑万维-环球关注
- (2023-06-16)106亿+14宗地块全部成功出让,4宗土地有溢价,2023一批次土拍地图来啦|即时
- (2023-06-16)围绕宠物诊疗纠纷 泰州海陵法院发司法建议
- (2023-06-16)微资讯!贵州:2023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政治考核工作开始
- (2023-06-16)中国民航局:提升千万级以上机场航班近机位靠桥率|每日热文
- (2023-06-16)悦心健康: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5亿元至1.75亿元 同比扭亏 天天速递
- (2023-06-16)世界焦点!航宇科技拟发不超6.67亿可转债 上市2年2募资共5.52亿
- (2023-06-16)全球微头条丨传承活化非遗文化,江门大学生在行动
每日推荐
- ETF联接基金是什么意思?ETF基金和ETF联
- 货币基金的收益高吗?货币基金一般年收益
- 基金卖出了怎么还有收益显示?基金已经赎
- 投资的基金买了几天可以卖掉?基金入手多
- 基金终于回本了该不该赎回?基金终于回本
- 二月出境复飞航线超40条 节后部分机票价
- 重大事项变更!网易宝获批增加注册资本至
- 信达证券上市首日涨幅44%
- 总投资约486亿元 北京今年首批50个重大
- 新年北京首月二手住宅网签量再探底 价格
- 股价大涨 博云新材股东高创投拟趁机减持
- 2019华人歌曲音乐盛典在澳门举行
- 喜迎十九大•欢度中秋节—传统文化进社区
- 突发!吴敏霞夫妇挑婚戒被曝光!两百万钻
- 《钟山说事》 热点聚焦:胡鹏飞的最美乡
- 湖南御福天益生物公司被指涉嫌传销进行非
- 大同市城投公司刘建婷遭群众举报
- 鲁能集团 “一带一路”履责行动暨“海南
图片新闻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
0
1看A股!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大问题 -
0
2英国央行或继续加息 抵押贷款市场的 -
0
3石家庄市第二十届幼儿体操大赛 华北 -
0
4菜花蛇男浴室玩起“捉迷藏” 连云港 -
0
5《向往的生活》赖声川、谢娜老友重聚 -
0
614年,海拔1300米……峨眉山泉水下山 -
0
7106亿+14宗地块全部成功出让,4宗土 -
0
8中国民航局:提升千万级以上机场航班 -
0
9全球微头条丨传承活化非遗文化,江门 -
0
10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 -
0
11天天日报丨上海机场:浦东国际机场5 -
0
12西餐厅的蘑菇汤,教你改版家常做法, -
0
13恒盛能源(605580)6月16日主力资金 -
0
14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中车深圳基地厂房 -
0
15拉开荣威品牌新能源征程序幕,荣威中 -
0
16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经过什么提 -
0
17第四届绿博会7月28日至30日举行 世 -
0
18走进英国,探讨伦敦塔桥的历史由来, -
0
19中国游客签证预约量激增 恢复至疫前 -
0
20环球观热点:远兴能源:阿拉善天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