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文物活起来”,音乐剧《苏州河北岸》将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上演-今亮点

2023-03-17 17:23:26 文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摩西会堂里,犹太老妇与中国老妇再次相见,一段年轻时代的共同回忆慢慢浮现……这是音乐剧《苏州河北岸》的开篇。今天,这部叙述中犹人民深厚情谊的新剧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发布,3月21日至4月9日将于此实景演出。这也是这部历经11年磨砺的原创剧,首次从“实验场”走向市场,意味着“文物活起来”之后,更多“可阅读”的老建筑成为新演艺空间。

“把演出舞台搬到历史发生地,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国人和犹太人在战争离乱中同舟共济灵的真情相守。”本剧编剧、作词、导演孙惠柱说,在1927年修建的摩西会堂,诵经台、门窗、陈设处处可见磨难、救赎、文化交织的历史留痕,让观众零距离感受上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犹太难民提供安身立命之所。10多年前,他通过国内外朋友的介绍,了解了犹太难民与“海上方舟”的故事,便创作了中国首部描写犹太难民、日本军官和当时上海人在二战时特殊关系的原创戏剧:1943年的虹口,相依为命的犹太少女仙娜与父亲共同经营一家咖啡馆,中国女孩小英是他们的得力帮手,他们收留了从欧洲逃往上海的犹太难民伊萨克。日本人要设置“隔离区”处置犹太人,仙娜被日本军官铃木追求和要挟,内心却爱着为地下党员松耀……2012年春,该剧以《苏州河北》的剧名首演,场地就选在摩西会堂。第二年,孙惠柱在美国纽约电影学院授课期间,又排了该剧的英文版演出。此后,这部剧连续多年在摩西会堂演出。

随着近年来相关故事、史料、研究的涌现,以及音乐剧这一表演形式的不断成熟,剧本也在不断更新。比如,首版《苏州河北》是话剧,后来加了些老歌变成音乐话剧《白马Café》,这次则请来专业作曲,排出了以歌舞演故事的音乐剧《苏州河北岸》。在内容上,这次又增加了主动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的犹太难民形象:他们吸引日本兵的注意力,让新四军安全将药品送过了苏州桥。孙惠柱说,尽管这一桥段是虚构的,但他希望以此更好地凸显被压迫者的团结,体现中犹两个民族之间的温馨与爱。

小英的扮演者秦子然从2015年开始参演此剧。这些年,她多次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并化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她看来,小英与仙娜是好姐妹,彼此在性格上也会互相影响。根据人物设定,仙娜是一名外向、幽默的犹太女孩,因此她在表演中,也从一开始拘谨、害羞的女孩形象,慢慢在后期呈现出活泼的风格。“希望通过人物性格这样小细节的调整,让大家感受到当时中犹人民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历史。”

“这部剧我看了无数遍,常看常新,这也成为我们馆传播这段历史的新渠道。”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说,演出团队会根据前一晚演出情况,及时调整台词、走位、节奏等,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感受。音乐剧《苏州河北岸》把会堂变成了演出场地,让历史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让文物活起来”,使建筑可阅读变得更为具象。为了配合这次实景演出,纪念馆将座椅高低进行了调节,让全场观众都能获得更好的视角。从2007年开馆以来,纪念馆一直非常注重联动各方力量讲好“海上方舟”的故事,通过对相关纪录片、电影、小说、舞台剧等的支持,让更多人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这段往事。

据悉,摩西会堂最初由俄罗斯犹太人建造,位于今虹口区长阳路,是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面对二战硝烟和纳粹清洗,1933年至1941年,约有2万名犹太难民登陆上海,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和南非五个国家收留的犹太难民的总和。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