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东北财大专家周天勇:东北不要指望卖地维持地方财政 这个时代过去了

2023-02-06 11:46:20 凤凰网财经plus

凤凰网财经讯 2月4日,凤凰网财经与东北证券联合发起的“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举办,本次峰会主题为“展望2023-后疫情时代春暖花开 ”,重点从政策、投资、房地产、能源、旅游等领域展望未来投资机会,把握时代脉络。


(资料图片)

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的发展深受全国关注,振兴东北甚至被称为“新辽沈战役”。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东北振兴需要经济转型。

转型之路怎么走?

在论坛“东北经济转型分析”主题演讲环节,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周天勇给出了自己的三个建议:一、推进体制改革,盘活土地资源;二、大力进行国企改革;三、建设东北水网,通过大工程、大投资、大建设拉动经济。

一、东北靠卖地维持地方财政的时代过去了

周天勇表示,与南方不同,东北有很多土地卖不出去,很多办公楼、商业楼空置,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指标管理、用途管制”,土地、房屋交易被规划给管死了。所以,他建议,要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农民宅基地流转交易改革。同时放开个人购买办公楼、商业楼的限制。

周天勇指出,“东北的优势就是土地多,要盘活,不要光去管。地方政府不要指望着通过建设用地买卖,再拿一笔土地出让金,来维持地方财政。这个时代可能过去了,在东北过去的比南方要早多了。”

二、国企改革不要以大为导向 越大亏损越大

在谈到东北的国企改革问题时,周天勇表示,改革应以效率为导向,不是以大为导向。资产做的越大,如果盈利率是负的,意味着亏损越大。他还特别强调,“东北经济改革,要在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大力扩大民营企业的空间,而不是再把所有的资源都倾向国有企业,把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放大。”

“哪个地方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好,那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发展也挺好;哪个地方民营企业发展不起来,那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发展的也很糟糕。我觉得东北的国有企业就陷入这么一个场景中。”周天勇说道。

多年来,南方经济发达程度远远领先于东北,所以在谈到东北经济改革的时候,最高频的一个建议就是向南方学习。但是,周天勇认为,在国企改革方面,“东北不能等南方改了再去学,那样会晚三春。”因为,东北的国企情况和南方国企不同,发展不如南方国企好,所以东北的国企改革力度应该比南方更大。而且他警告,“国企如果不能大力度改革,东北搞活的概率比较小。”

三、建议通过大工程振兴东北

无论是土地交易改革还是国企改革,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带动东北经济发展,实现振兴。所以周天勇建议,应当通过大工程、大投资、大建设拉动东北经济。比如建设东北水网,从水量丰沛的黑龙江向大连、辽西等缺水地区调水,调节东北区域内的水资源不平衡;建设运河工程,联通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

周天勇还建议修建大连到烟台的海底隧道。他认为,“烟大隧道”畅通可以大大加强东北经济和长江流域的联系,加快东北经济的发展。

四、县城的房子还能买吗?

安居乐业,买房是很多人的刚需。但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让很多年轻人不得不考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回到县城买房置业。近几年,很多县城的房价大幅下跌,已经失去了投资功能,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也无法实际入住,所以县城的房子还能不能买就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论的话题。

在演讲互动环节,周天勇也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表示,前些年县城的房子比较“俏”(抢手,编者注),年轻人结婚,一些女方会有在县城购房的要求;或者年轻人虽然在外打工,如果在县城有房,子女可以就近上学。这些都促进了县城房子的需求,但是很多县城房子的价值也局限于此。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县城的房子就孩子上学的十几年有用(小、中)。如果县城的教育条件不好,有的孩子可能高中都不在县城读,房子实际就小学、初中的几年有用。随着县城房价下跌,一些女方在结婚的时候也不再要求在县城买房了。另外,现在很多城市开放落户政策,孩子可以去更好的城市上学,以及少子化的趋势,都降低了县城购房的需求。”周天勇说道。

而且,周天勇认为,我国现在的房子是过剩的。“现在农村的房屋空置率大概在40%,城市最低估计也在25%。现在在建的房子还有将近七千万套,加上已有的,好像14亿人全部能装进去。”

所以,周天勇建议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收购市场上的空置房,改作廉租房。既盘活了楼市,也让进城打工人员有房子住。

以下为周天勇演讲实录:

周天勇:非常感谢凤凰网邀请我出席长白山高峰论坛。

东北振兴是一个全国、全世界都在瞩目的发展区域和发展行动。

很多年来,我们出台了不少战略、措施、政策。但是从中国区域的整体发展看,还是存在着不平衡。东北人口流出、经济增长低迷,整个市场比南方,比中国的其他区域,略显发展不足。

所以东北振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我从这几年的研究看,东北也有优势,一个就是土地优势。东北地多人少,特别是农业、林业、矿产,面积特别大,可改造的土地面积也很大。第二个是水源的优势也很大,东北年降雨量情况比华北、西北,都好得多,降水量比较充沛。而且,黑龙江、乌苏里江的水量都比较大,松花江、嫩江,以及辽河的水量也不小。淡水资源充沛。

现在东北国企活力不足。但是,在工业、农林、矿产领域、重型机械等领域,都有很多工业基础。

东北在二十大以后,要抓住优势,部署自己的改革和发展战略。

我觉得,相比于江苏等地区,东北更加要推进体制改革。首先,以土地要素市场化、资产市场化为龙头,抓住机遇。

东北的很多土地卖不出去,莫不如在土地出让市场推进土地同圈同地同价改革,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大土地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政府不要全想着把建设用地指标拿过去卖,在东北卖不出去的,在南方还行。莫不如交给二级市场,交给农民集体,交给国有企业,交给比如说写字楼、办公楼的业主,二级市场上交易。

现在东北的一些城市办公楼、商业楼,很多是空的。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些楼只卖给企业,不卖给个人投资者,我觉得这个肯定要放开,让个人也可以买。我估计这个放开,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

你要盘活,不要光去管。一定要把农村的宅基地、农民的房屋、承包的农业土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不要老是指标管理、用途管制,用规划给管死了,老是想拿着土地的建设用地指标,腾出来以后政府去挣钱,这个思维在东北和南方是有巨大差别的。不要指望着通过建设用地买卖,再拿一笔土地出让金,来维持地方财政。这个时代可能过去了,在东北过去的比南方要早多了。要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农民的宅基地的流转交易改革。因为东北的优势就是土地多。

第二个是国企。我觉得,东北的国企和南方的国企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你去看,哪个地方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好,那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发展也挺好;哪个地方民营企业发展不起来,那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发展的也很糟糕。我觉得东北的国有企业就陷入这么一个场景中。

我觉得东北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再是做不到的一些口号。比如说归大堆,把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并在一块儿,又搞个大家伙。我觉得不好。一定要按效率改革,这次国资委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激发效率,以效率为导向,我认为挺好,就是要做优。

东北的国有企业,一定和全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不一样的。(亏损的企业)你首先看他亏在什么地方,是体制冗员多?还是体制机制不活等等,要找出毛病来进行改革,而且改革力度比南方的国有企业要大。本来你就差,你改革力度不大,想等南方改了再去学,我觉得这个晚三春。

东北的矿业资源,资产资源,政策资源,都在国有企业的手里,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比较狭小,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大力度改革,我认为东北搞活,可能性还是有的,就是概率比较小。

所以,东北经济改革,要在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大力扩大民营企业的空间,而不是再把所有的资源都倾向国有企业,把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放大。而且,我刚才讲了,改革应以效率为导向,不是以大为导向。资产做的越大,最后资产盈利率是负的,有什么用啊?越大亏损越大,不要归大堆,要搞活体制机制。

第三,我认为东北要建水网,做调水工作。因为东北的辽西水也不够,而且东北工业城市的发展也缺水,虽然比华北北部和西北等全国其他地区水源充沛,但是还是缺水,特别沿海一带,大连,辽西,还有东北的西部也缺水。

缺水怎么办?调水,调节内部的水资源,建设东北水网。因为东北的几大江的水量特别大,黄河那么长,穿了九个省才640亿水量,黑龙江的水量到出口三角地的水量将近4000亿,足够调了。

另外,东北要趁着水网建设,赶紧建设运河工程,把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给接上。

再一个就是一定赶快、尽快的呼吁,修建大连到烟台的海底隧道。这个一畅通,将大大的加强长江流域和东北经济的联系,包括物流等各个方面。

我认为东北振兴,应当通过大工程、大投资、大建设拉动。

以下为互动实录: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问题比较困惑年轻人,一些乡镇、县城的年轻人,到大城市打工,可能也希望在老家买一套房子,但是买完之后就发现可能根本就不会去住,作为投资也很难有升值的空间,甚至卖的时候可能还赔了。所以,现在县城的房子还能不能买?

周天勇:根据我的这个观察,前几年县城的房子它还比较俏。原因一是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要上学,在县城比较就近;第二,年轻人结婚,女方的一个条件就是在县城买房。这是两个刚需。

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第一,县城年轻人口在外流,他的孩子上学,顶多就从小学上到高中,两口子出去打工了,你说县城回来有什么,这个房子就十几年的用途,就上学的用途。甚至如果县城教育不好的话,有的孩子,高中都不在本地上,实际就上了个小学到初中。第二,现在一些女方,也发现县城的房子不值钱了,未来孩子也不能在县城上学,或者有的地方放开(落户),可以到落户地买房上学。第三,孩子也少了,不像以前一家生三个,现在生一个。

这几年,农村的年轻人都出去了,但在大城市买不起房,租房也很贵,导致打工成本很高。现在,农村的房屋空置率大概在40%,城市最低估计也在25%。而且,在建的还有大概将近七千万套房子。加上城市里的房子,我估算了一下,好像14亿人全部能装进去。

我现在想提个建议,就是政府能不能通过财政支持,收购空置房作为廉租房。不但把楼盘盘活了,农民进到城市里也有房子住了,打工的成本也降下来了。

关键词 这个时代 国有企业 地方财政 地方政府

相关推荐